马艳文,济南名师,正高级教师,曾任济南市语文学科带头人,山东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,十佳文学校园导师,《作文素材》特约编委。
荣获济南市建功立业先进个人、山东省优秀语文教师、山东省“互联网+教师专业发展”工程高中语文市级专家、“中国优秀传统文化”专题省级工作坊主持人、山东师范大学第八届“杰出青年”、山东师范大学“三八红旗手”、山东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“优秀校外导师”、山东师范大学巴黎人澳门人(6123网站)官方登录入口“科研名师”“中学生良师益友”“师德先进个人”“优秀教师”等称号。
主持并结题省级课题两项,市级重点课题一项;多次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奖;在国家级、省级杂志发表几十篇教学研究论文,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;主编多部校本教材和学生作品集。先后获得济南市高中语文优质课一等奖,济南市骨干教师大赛高中语文一等奖;指导的学生多人多次在“叶圣陶杯”“语文报杯”“创新作文”“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”中获得国家一等奖。
幸福教书人
1996年7月,马艳文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。27年深耕于附中的教育教学一线,先后担任备课组长5年,教研组长15年,班主任6年。
“做一名幸福教书人”一直是她的追求。作为一名优秀教师,马艳文一直致力于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幸福,热爱生活。她坚信,幸福的教师会唤醒学生最奋进的内驱力。
幸福源自热爱
马艳文把教师比作牵着蜗牛散步的人。她说:“有了教师,蜗牛专心地向前爬;陪伴蜗牛,教师发现了以往忽视的满天星斗。蜗牛前赴后继,教师代代相传;在这个过程中,彼此相互成就。如果把蜗牛前进的历史比成人类的进程,教师正是引领人类前行的火炬!”
她坚定铸魂育人的师者信念,对待工作精益求精,对待学生细心热情,用自身的修为、知识和爱传递感染与教化学生。热爱,支撑她广泛阅读各类书籍;热爱,支撑她笔耕不辍;热爱,支撑她对学生无私地付出……热爱,让她一直走在进步的路上。
幸福来自职业
教师看见的是学生课堂的行为,看不见的是大脑的复杂变化;容易看见的是客观的成绩,难以看见的是千差万别的心灵……如何更有效地教学?如何更全面地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?解决学生层出不穷的问题,恰恰是教师这份职业的独特之处。
学科的规律、学习的规律、教学的规律、教育的规律总是藏在深处,需要不断学习,不断研究,而学无止境,研无止境。于是,思考、学习、交流、实践、再反思、再实践……就成为马艳文二十几年工作的常态。越教越觉其难,越学越见其深,越钻越感其趣,“思真而教”就成了她的“欲罢不能”。
她的职业幸福感就来自坚持思考真正对学生有益的,研究学生真正需要的,实施真正适合的教育;追求语文教学的生活化、趣味化、个性化。
幸福来自同伴
趣味这东西就像电,越摩擦越有;与同伴的共同学习和研讨则会摩擦出更多的趣味。令人振奋的是附中大家庭有一帮爱学习好研究的教师。冯秀文、罗敬中、余国志……附中爱岗敬业的老教师们,用言行影响并带动了马艳文。
从被老教师指导,到作为教研组长指导年轻教师,马艳文和她的同行们共同研究切磋,相互学习,碰撞出很多新思路、好点子:多位年轻教师获得济南市、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,成立全国首个“创新作文教育基地班”,促成山师附中“校长杯戏剧节”的品牌化……
幸福来自学生
近三年,马艳文担任班主任。春天,远足华山、卧牛山,让每个学生的笑脸和绽放的春花一起定格;夏天,她陪伴学生军训,合唱,参加汇报演出;秋天,陪伴他们开运动会,一起加油,一起欢笑;冬天,带领他们走进济南名胜,体验家乡文化。马艳文关爱每个学生,欣赏每个学生,“看见每个学生的现在”是她对教育最朴实的定义。
学生眼中的老师
马老师是我的研究生导师,也是我教学实践中的第一位引路人。马老师身上总带着一种推动语文教育发展的责任感,一种职业担当,一种终身学习的理念。她让我懂得教育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,更是一种正确的三观,一种理想与情怀。她就像是我成长路上的灯塔,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,督促着我不断成长。
山师附中语文教师 李文玉
马老师是对我影响最深远的中学老师。虽然她只教过我高三一年,但从高一起就受到马老师对我写作的表扬,这对一个稚嫩的写作者而言太珍贵了。记得在我高二时赴北京参加创新作文大赛前,马老师对我耐心地指导和鼓劲。取得了好成绩后,我也开始真正地考虑去大学读文学。没想到当时的选择,成为我坚持至今的志业。
高三,在马老师的语文课堂上,受教于马老师独特的语文学习方法,我第一次读到鲁迅的《拿来主义》,读到张炜的《永恒的向上》。这不仅让我爱上了语文课,也让我在高考写作时从容自如,更让我从此深切感受到了语言和思想交织的魅力。后来,我学到了韩愈的文以载道,才意识到马老师语文教法的思想核心——文以成人。
2012级学生傅令博
(现就读于南京大学,2022级博士生)
马老师,将大家从考试的狭窄眼界中带领出来,坚持不懈地号召大家多读书读好书,持续不断地鼓励大家排话剧演话剧。我的高中语文课,是在学习大师文字中度过的,是在与同学们互相借鉴中进步的。如果说阅读和写作最能喂饱人的心灵,那么马老师的语文课就是饕餮盛宴。在附中的三年时光也是我青春年少的美好回忆。
2012级学生回楷璇
(现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,法律博士)
马老师始终坚定铸魂育人的师者信念,坚守深耕不辍的学术热忱,身体力行地诠释谦逊温和、关爱学生的高尚师德。她对待教育精益求精,是她教会了我如何做到学术思维的“细密化”,如何进行创意思维的发散。马老师是我人生中的贵人,我能够选择文学这条道路以及如今我在文学路上的成长与蜕变,全都离不开马老师的倾囊相授与悉心指引。何其所幸,求学路上遇到这样一位好老师!
2017级学生朱佳欣
(现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)
视频 | 陈家彬 徐蓉辉
网络编辑|王越
责任编辑|张译文
终审|王敏
济南市历下区山师北街3号
电话:0531-86187151
邮编:250014
传真:0531-86982014
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街道幸福柳路10号
电话:0531-81921555
邮编:250100
Add: No. 3 North Shanshi Street, Lixia District, Jinan
Tel: +86-531-86187151
P.C.: 250014
Fax: +86-531-86982014
Add: No. 10 Xingfuliu Road, Wangsheren Subdistrict,Licheng District,Jinan
Tel: +86-531-81921555
P. C.: 250100
微信公众号